相信在使用k8s的过程中,对于各种资源的操作一定是最多的,社区包括kubernetes本身出了多种模板生成工具,比如helm, kustomize这两种是最常用的,本人也一直在用,但有的场景依然会觉得这两个工具相对较重,helm使用的是gotemplate,而kustomize则又依赖于kubectl,两者都有一定的学习成本且没有交互能力,最近在做的一个小需求是: 如何快速地让开发同学以最简单的方式根据提供的模板生成部署文件,github上发现了个boilr
的工具,虽然工具老了点,但是足够地小,功能足够简单,重要的是有交互功能,比较贴合需求
解决Alpine镜像的not found解决
CI阶段使用的镜像size要尽可能地小,这样在CI pull时使用的时间也会相应的短,所以有些base镜像都是基于alpine编译出来的
今天在alpine
的base
镜像中使用mongoimport
时,提示了not fuond
的奇怪问题,记录一下解决过程
argoCD学习(使用argoCD实现多集群应用同步)
运维中经常会存在多套的环境,开发、测试、stagging、prod等,这么多的环境,对于开发同学,如何通过一次部署多环境上线,打通开发与测试间的gap,而对于运维同学来说,则关心如何保障环境之间应用版本一致,而argoCD就是这样一个工具,配合GitOps思路,可以实现对多集群的应用版本管理.
Kong学习(解决诡异的Kong Error超时及重试问题)
现在业务使用的kong做为api gateway, 最近碰到一个的kong error超时及重试的问题,记录下排查过程
Kong学习(kong basic-auth及basic-auth-api认证)
kong中提供了两种最基本认证方式,即用户密码认证, basic-auth及basic-auth-api,这两种方式非常好理解,使用的场景类似
basic-auth的认证方式是直接验证用户名密码
而basic-auth-api会将提交的用户名密码到指定的api接口认证,比如统一认证服务
basic auth可以为Route或者Service添加简单的用户名密码认证
使用crash查看Linux系统异常重启原因
最近有一台物理机间歇性的发生重启, 本以为是偶发事件就没多在意,今天又给重启了, 因此决定探探究竟
使用crash查看Linux系统异常重启原因
最近有一台物理机间歇性的发生重启, 本以为是偶发事件就没多在意,今天又给重启了, 因此决定探探究竟
Kong学习(kong ingress代理https请求到upstream)
在有些对安全要求更高的场景下,需要保证端到端的请求都是https, 正常情况下, 请求到达kong ingress后都会将https转换成http后再proxy到upstream, 所以如果需要将https直接proxy到upstream,需要做些额外的操作,好在kong ingress原生就支持.
Kong学习(strip_path使用)
kong中的strip_path用于是否将请求中的url中path前缀进行剥离,在kong controller的不同版本中, 使用方法不同
Linux下使用lvm将多块盘合并
需求: 将vdb vdc这两个500G的盘合并成一个1000G的盘,然后新建一个目录挂载到大盘上,当大盘出现磁盘紧张的时候还可以自动扩容.
由于部门里有基础服务的同事,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lvm,刚好最近有几台物理服务器,借这个机会,就尝试自己实践了一番